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娱乐

中国传统武术不能实战

Q1:散打算不算中国传统武术实战的分支?

散打当然是中国传统武术实战分支,简单的直拳,摆拳,勾拳等,都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优秀的武术动作。

散打如何发展的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不断的发展,人们为了丰富其日常的生活,满足人们对武术的需求,当时由于国内武术热的兴起,为全面继承和发展武术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国家体委决定先在北京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浙江省体委三个单位进行武术对抗项目的试点,1979年5月在广西西宁市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了汇报表演。同年9月,第4届全运会期间,又调北京体院、武汉体院、浙江省和河北省散打队在石家庄赛区进行了公开表演。

其实,中国传统武术也是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只不过中国传统武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中国本土的信仰,从而具有一种表演性的套路,真正的在实战中,中国传统武术的实战性是有的,只不过是缺少很好的训练方法。

散打就是将中国传统武术中最具有实战特色的招式,将其提炼出来,成为了精华,所以只,现在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散打和传统武术的关系,不可以将两者割裂开来。


所以,散打和中国传统武术有些分不开的渊源哦!

WW▶w.BazHIshI.Com

Q2:中国传统武术真的没有实战价值吗

记得去年中央五台曾经大力推广中国传统武术,在全国几个省成立了专门的训练基地,对几十个参赛选手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中国传统武术强化训练。一开始,由于央视的推广力度相对较大,对一些参赛选手的艰辛训练和教练团体都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介绍,因此,让我对其实战精彩性充满了期待。
当我好不容易真等来这么一天的时候,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绝大部分选手除了左手拦截,右掌推胸之外,不见其他精彩的动作,其单调、乏力、莽撞的实战竞技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最终,第一次传统武术争霸赛在雷声大雨点小中草草收场。事后,组委会出来解释说,这次不精彩是由于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只能运用规定的二十二个动作,大大限制了选手们的临场发挥造成的。
可惜,增添了十几个动作之后的第二次争霸赛,效果虽然略有好转,但比起散打比赛的精彩度来,也是大大逊色。这不禁让我想去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场散打比赛,临开场时安排的一个传统武术选手跟一个散打选手进行的临时表演赛。当时,那个传统武术选手牛高马大,而散打选手却是身材矮小,可实际结果却是传统武术选手被散打选手打得满场乱跑,连还手都忘记了,更不用说取胜了。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会问,传统武术真的没有实战价值了吗?传统武术真的无法跟散打抗衡了吗?其实,答案绝对是否定的。
一个好的逻辑推理家,可以从一片树叶推出森林的存在,一滴水推出大海来。现在我不妨也先用逻辑推理推出古代传统武术的实战性来。
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指挥都是在阵地的最前沿,战争的取胜关键很大部分靠的是武将横刀跃马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在无数战例中可以得到证明。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冷兵器时代,冷箭满天飞,刀枪到处是,一个武将如果没有躲避冷箭的技术,没有以一敌百的功夫,一场战争下来,早就去见阎罗了,怎么还有可能存在身经百战的出色武将?也许有人会说,是运气。如果是一场战争还可以说,如果是几场,甚至更多呢?古今中外,谁能做到第一个冲入枪林箭雨中的人不会死,并且是同样几次这样甚至更多?不会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人具备了常人所没有的超凡的武艺。
既然传统武术的实战性这么强,为什么很多练传统武术的选手打不过练散打的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这里我先用一个俗语作为例证。俗话说,三年太极方上手,三日形意打死人。太极,是内家拳,靠的是内劲发力,而修炼内气,没有三几年功夫,根本就无法修成;形意拳,锻炼的是快速挖掘人的精神气,把身体的所有力量凝集在拳头,一拳出去,开碑裂石,锻炼形意拳,短短几个月就可以出来效果。两者比较,如果各自修习的时间不长,太极根本就不是形意的对手。但这就不能说明太极永远都不是形意的对手,只要修习到了一定时间,太极那种以柔制刚、刚柔相济的实战性半点都不会比一味走纯刚路子的形意拳差。这个例子也可以来说明为什么传统武术比散打差的原因,因为传统武术就像练太极,走的是慢火出真香的路子,散打就像练形意拳走的猛火蒸猪脚的路子。而现实却是修习传统武术的也走上快捷的路子,这就像修习太极的人想凭几个月的强化训练成为武术高手一样,无疑是白日做梦。
现实中传统武术比不上散打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绝大部分练传统武术的人没有同时修炼拳术中所包含的实战价值精华,为练而练,而不是为实战而练。现实存在的诸多拳法,都是前人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结晶,是精华,是文化沉淀,可现在很多人锻炼这种前人遗留下来的拳术,却是一味追求好看、正规,漠视了拳术中所包含的精髓,本末倒置。而古人在传授徒弟一条拳术之后,会把拳术中所包含的精华分解给徒弟听,同时,还会给徒弟喂招,让徒弟在实战检验中对套路里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达到条件反射的地步。唯有达到条件反射程度,才能发挥出拳术的威力,要不,就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要是让那些只会花拳绣腿的传统武术表演者跟那些实战性强的散打选手比赛,不败才怪!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传统武术比不上散打,并非传统武术没有实战价值,而是传统武术也走上了快捷之路,并且缺乏实战训练造成的,并非传统武术就没用了。现在,本人就传统武术和散打孰优孰劣,做个全方位的比较。首先,先比较两者的下盘功夫。把一个长期锻炼马步桩功的人跟一个长期修习散打步法的人放在湿滑的地上过招。我想,练散打的人一遇到这种环境,连站都会站不稳的,更别说比武了。
马步桩、虚步桩是锻炼传统武术的两种基本功法,修习的时候,气沉丹田五指抓地,只要修习时间够长,就可以达到落脚生根的程度,到那时,由马步桩变出各种步法,行云流水,水到渠成,适合在各种各样的地面上游走拼斗。而散打的几种步法都必须由一只脚蹬地来完成,如果遇到湿滑的地面,双脚无从借力,身体就会像狂风下大海的小渔船。
现在来比较两者之间的上盘功夫。散打基本上由直拳、勾拳、鞭拳和肘击构成上盘,而传统武术却是推挡拦截指掌拳拂皆成杀着。散打的击打点是对方的头部、胸部、腹部、脚部,因为拳头或者腿部只有击中这种重要部位才可以给对方以重创;而传统武术的击打面是全身一百多个穴位,只要身上的穴位被击中,不管是脚上的或者是手上的,都可以置人于死地。散打的拳术理论依据是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最短,传统武术遵循的是中国几千年的武术积累。散打学的是先学打人后学被人打,其结果是遇强被一击就倒;传统武术遵循的是先学好抗打再学打人,结果是别人打到其身就像蚊子叮牛角,而他打别人却象砍瓜切菜。同时,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都属于传统武术之列。这样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孰优孰劣,就不难看出来了。
说到这里,还必须说一说电视上所看到的另一个怪象,那就是在两次传统武术争霸赛中,没有看到一个轻量级的选手打赢重量级的。这种怪象好像在述说传统武术比赛也一定像拳击赛一样,重量级的一定会比轻量级的优胜这样一种真理,其实,这种结果恰恰反映了选手们的武术教练和两次大赛组织者对中华武术的无知。中华武术,历来只有功夫深浅之分而没有体重之分。只要功夫深,腾挪闪转可以避过任何雷霆一击,以柔制刚、四两拨千可以让徒有蛮力之辈大摔跟斗。而电视上所看到的,却像是看两只公牛在比拼角力,每一下都是硬碰硬的硬撼,这样一来,体重轻的不败才怪了。
还记得我叔公跟人比武的情景。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有一次,我叔公来我家做客,刚好我哥一位刚从部队转业回来学过几年散打的朋友也我家做客。当时,也不知是谁先说起武术这件事来,我哥的那个朋友一听就胡吹起他在部队的光荣事迹来,说什么一个人打多少个人了,还说什么传统武术半点用处都没有,说着就要拉我哥起来比试几下,他不知道旁边那个安安静静坐着的老者就是一个武术高手。我哥从来没有练过武术,当然不敢跟他比试,本来我想上场的,可是我叔公却先站起身来对我哥的朋友笑笑说,小伙子,我来跟你比试一下吧。我哥的朋友看了一眼比他矮了大半个头的叔公,不好意思出手,但我叔公却执意让他出手。最后的结果是,我哥的朋友刚一出手,就被我叔公抢入空挡一下放倒在地了,不服,又再来一次,又重新跌倒在地。最后还是我爸爸做了总结说,小雄(我哥朋友的名),你信不,你出手多少次,就会跌倒多少次,这还是你叔公用了阴劲(柔和的劲力不会伤人),要是用上刚阳之力,你倒地之后就没可能再起来了;手长腿长有什么用呢?就算你手上拿了一条棍,在你叔公的眼里,也就是把你手臂加长一点而已;你叔公一脚可以挑起一条深埋地下的木桩,一拳可以打断水牛的几条肋骨,往后一退可以越过天井……
我这位叔公现在身体非常健康,还时不时过来我家,只要我一遇到他,就会问他年轻时的光荣史,他总会告诉我说,现在老了,身体不中用了,不比年轻的时候了,年轻的时候,我会让对方的拳头临到我身上再反应不迟,现在不行了,现在如果人家出手,我只能是先打击对方了。然后他就会详细告诉我在他二十五岁那年用手中的一条木棍仅一招上挑就让八个年轻人手中木棍三根横飞五根脱手的光荣史,以及平生所经历到的各种比武的惊险刺激场面……
中国传统武术,只要从小坚持修炼,并且修炼得法,就可以达到快餐式散打永远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境界。

Q3:中国传统武术能实战吗?

中国的传统武术不能实战?我认为这样的看法还是过于片面。都说练为战,古代的武术被传承了千百年,这些武术都是实实在在运用在战场杀敌或者真正的格斗上面的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真正有用的武术或者绝技失传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看过徐浩峰导演、廖凡主演的电影《师父》吗?这个影片就是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武术的缩影。片中讲述了廖凡扮演的咏春拳师要到天津开武馆,他主张咏春背上,弘扬武学。要教真正的武术,可是当地的各大门派并不买账。

因为很多门派并没有教或者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武术,他们都是打着武术的旗号在开武馆赚钱,捞名声而已。真正教真功夫的处处受到排挤,最终徒弟被陷害而死,自己也不得不逃离天津这个是非之地。

现在的传统武术,很多门派都只是一些表面功夫,而且很少有实战经历,一旦真枪实弹的打上一场往往瞬间就挂掉了。

打假大师徐晓冬为什么敢大张旗鼓的到处去挑战那些所谓的传统武术大师,就是因为他看穿了那些“大师”的真正面目。

所以我认为,传统武术有用,需要我们继续发扬,不过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改进,要向现代搏击看齐!相信有一天,传统武术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现代搏击舞台。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