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实时新闻: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

发布日期:2022-04-09 11:01:43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在那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篇南渡北归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1

如果你想深刻的了解一种社会现象,最好的办法是求助于历史,把眼前的问题放在历史的长河里来对比,打磨、揣度,才能更清楚的看到他的脉络。就像你想讨一媳妇儿,为了稳妥,除了看颜值,大长腿以外,你还需要看看她结交的朋友,相处的家人。这样来综合评价,可能你了解的就更加全面了。

当我们一直在质疑独立知识分子已经消失,留下的只有为各自利益集团高唱赞歌的伪学者、伪专家了,专家俨然成了砖家,社会大众不知要向谁求证一个专业问题的时候,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形象就成了我们很想看清楚的一个群体。

南渡北归,为我们重塑了民国末年建国之初一代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和悲惨命运,留学热潮后,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到文化浩劫,窗外枪炮隆隆,再也无法安心做学问,是抗战还是说和,是跟蒋走还是干革命,是从政还是治学,是坚守阵地还是随大部队南渡,是坚守自己的底线还是为了保命信口雌黄。40年的撕裂与挣扎,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形象变得模糊甚至污秽。

王国维,溥仪的老师,北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一代哲学、美学、史学、国学大师等等,那个时候的大师是从事多种学科研究的。1927年在颐和园自沉,口袋里留下字条: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在众多死亡的原因中,殉清是比较贴近他身份的说法,陈寅格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陈大师盛赞王先生: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文化是知识分子独特的气息,也是知识分子的枷锁,没有坚守阵地的决心,没有敢当守夜人的执着。知识分子也就少了骨头。王国维为了他心中的文化堡垒,毅然“殉情”。

陈寅格,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一生颠沛流离却高风亮节,坚守原则。身患眼疾,还被迫从北京到广州辗转纵贯中国。1939年在前往英国治病途中,被困在香港。两个月之久没有脱鞋睡觉,因日兵扣门索“花姑娘”,担心自己的三个女儿,得一鸭蛋五人分食,视为珍奇。精神之苦,既有汪伪优抚的诱惑,又有日本人高价的胁迫(但是日本人并没有残害陈大师),都被拒绝。自己却无旅费离港。在傅斯年的帮助下来到桂林,却在解放后,拒绝了傅斯年去台湾的邀请,到广州岭南大学任教。1958年6月,随着郭沫若在光明日报上的刊文《关于厚今薄古问题——答北京大学历史系师生的一封信》,饥饿苦寒中的恶狼嗅到了血腥气味。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开始了对双目失明的陈寅格开火。争先恐后,大显神通的批判这位资产阶级权威学者。被迫停课后,双目失明的陈大师在助手的帮助下,专心从事《柳如是别传》的写作。1962年不慎摔倒,从此断肢卧床。文_中,三个女儿都被下放劳改。躺在床上气脉已绝的陈老,还被迫向当权者口头交代,泪尽而泣血,口不能言方休。1969年,那个听到高音喇叭,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的,三百年一见的史学大师,就此离去。他曾是牛津大学创办以来首次聘请的专职中国教授。却像树叶一样被风吹落。

梁思成与林徽因。尽管他们险些于日军的轰炸中丧命,尽管林徽因三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战争中阵亡。林徽因和梁思成收到美军邀请时,仍然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造物主赋予林徽因惊艳的美貌,就不必再赐给她绝世才情;而赐予她绝世才情,就无须再给她光辉灿烂的凄艳之美,既然两者兼而有之,则必假上帝之手设法令其不寿。”或许仁慈的上帝对这位下凡人间的天使特有的眷顾,以免其洁白真诚的身心遭受侮辱与蹂躏,51岁的林徽因在1955年早逝,是上帝的爱抚。1966年破四旧浪潮中,红卫兵革命闯将,在梁思成家中找到了,林恒在空军航空学校毕业时,作为普通毕业生得到的“蒋中正赠”的佩剑,作为一个象征,以示身份与荣耀,梁思成成为“国民党潜伏特务”。病情严重的梁思成虚弱的不能站立,仍然被抬出来放在破烂推车上进行批斗,无法握笔时,还要一遍遍写检查,只能由第二任妻子代劳。1972年,曾经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共和国国徽设计的一代建筑学宗师去世。他亲自为父亲梁启超妻子林徽因设计了墓碑,但在这时已经没人胆敢给清华建筑系的开山鼻祖设计一寸墓碑了。

曾昭抡、曾昭燏兄妹,她的曾祖父是曾国藩之弟曾国璜。曾氏家族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曾昭燏的二哥曾昭抡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化学家。五弟曾昭杰是闻名当世的书法家,妹妹曾昭懿是名动中外的妇科医师林巧稚的高足。1946年前后,受美国原子弹爆炸威力震慑的中国国民政府,由曾昭抡、华罗庚率唐敖庆,朱光亚、李政道、孙本旺等人共同赴美学习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同期还有赴美留学的杨振宁。这一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不仅是国民党原子弹“种子计划”的开端,后来中共领导下引爆原子弹,也是从这里开始的。遗憾的是文_开始后,灾难又降临到曾昭抡的身上。他的夫人——北京大学西语系著名教授俞大絪首先被残酷地夺去了生命,他也被作为“大右派”、“反动学术权威”进行批斗。当癌细胞开始转移、病魔严重威胁着身体时,他不仅得不到必要的治疗,也逃脱不了被隔离审查和批斗的命运。不仅在肉体上受到了摧残,而且在精神上也饱受折磨。他终于在1967年12月8日默默无闻的离开了人世,终年68岁。曾昭燏女子田间考古第一人,南京博物馆的守护者,新中国成立后,按照郭老的讲话精神,三省吾身。时刻检点自己对党和国家事业的不忠,却又无法放弃心中的文化殿堂,心力交瘁,但求速死。1964年,终于在这种撕裂中,纵身跳下了灵谷塔。

吴晗,戏剧而又悲剧的人生在那个动荡的时期,以残酷的人性书写着。他是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曾是北京市副市长,却也成为阶下囚。曾是胡适的学生,却率先发起了“胡适思想问题的讨论”向胡适开了第一炮。为讨好新政府领导,在倡导思想自由的时候写下的《海瑞罢官》,却在特殊时期因此书被当权者残酷批斗。满头白发被揪光,却在每次毒打之后,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捧起毛主席亲自签名送他的《毛泽东选集》反复诵读。最终却落得惨死狱中的结局,没能见到自己的子女。养女精神失常,难以忍受折磨跳楼自杀。

但愿来生不姓胡的胡适,曾为求得美国对国民政府抗日战争的支持,辗转周旋于美国政商各界。却在抗战结束后,被自己的儿子胡思杜给予重重一击,划清界限。曾经桃李满天下,也被罗尔纲痛打落水狗。天才诗人和翻译家穆旦,金庸的族人。穿越了尸骨成堆的胡康河谷,却也躲不过对着镜子骂人和洗澡的规定动作,抑郁而终。也有金岳霖和冯友兰苟全了性命。在傅斯年、梅贻琦这些巨星教育家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年轻才俊,辗转大半个中国,在狭小的李庄,头顶着日军轰炸尚且能够著书立说。在新旧政权交替时,却只能对着镜子骂王八蛋。

如此沉痛……时势造英雄,造化弄人,曾经万人敬仰享誉海外的的一代大师,远去了。轰然倒塌的是大师们独立之精神。

正因为知识分子不愿意依附于人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社会动荡时期,最容易遭受迫害的命运。一如二次世界大战,犹太知识分子在德国被驱逐残害。也正是因为知识分子的硬骨头,只要他们还活着,还是会不遗余力的把智力成果回馈给全世界、全人类。德国驱逐犹太知识分子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世界科学和教育的中心向美国转移。为美国在二战后的崛起提供了智力支持。近期的土耳其政变导致的社会肃清,也正沿着这个轨迹行进。学校被解散,教授知识分子被解聘。可见,文化肃清形式并不鲜见。只是带来的苦果还是要国家自己来吞食。

大师已经远去,历史还在眼前。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2

关于民国,我最先了解的资料应当是年幼时的电视剧,对民国的印象也很刻板:衣香鬓影与纸醉金迷;军阀与戏子。短见。

之后再看民国,印象最深的是文人。与我的理解,民国是一个宗师辈出的时代,“宗师”而非“人才”。似乎民国的文人总有一些特殊气质。我想最典型的是西南联大。

那是一个多么辉煌而梦想的学校啊。纵使外界炮火连天,校内的师生们仍然全身心的奉献于知识。看过汪曾祺的散文集《跑警报》里面的资料生动趣味中又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够在炮火中,淡定的学习,而如今的我们却连上课安静有时都很难做到。

我想起电影《无问西东》中的一幕,学生与教师一齐在漏水的教室中静坐听雨,多么完美的一幕。那是旧时代的留影。

我对陈寅恪在王国维悼文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我想这也是民国文人的立身要诀。不可否认,民国文人中也有类似于胡兰成者,在中日问题上,由于自我的思想问题,选择了错误的道路。但更多的是类似于章太炎、朱自清等人的清高。

这些文人,日子过的很不好,他们在名缰利锁中闪躲,在枪炮战火中挺身。可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却不会感到他们的艰难。他们精神的高大让他们那战火中晦暗不明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闪烁。

我对于文人们的了解是很浅薄的,大多是在一些记录文学中了解。但实际上仅有通读他们的作品再结合他们的人生经历才能真正了解他们。林语堂先生前期作品大多是半文半白,我很难通读,更别说陈寅恪、辜鸿铭等人。我较喜欢的文章还是朱自清、梁实秋、鲁迅等人的散文和小说。

我比较喜欢吃,对民国文人的关于吃的文章也看了很多。大家都说汪曾祺先生关于食物文化写的好,我却更喜欢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梁实秋先生从小生活在老北京,家里比较富裕的他对于北京几个阶层的食物都很有一番见解。果然,文学艺术来自于生活。

我是比较羡慕那个年代的文化氛围的,但我又想,若我真的存在于那个时代,却未必有那样的精神在战火中学下去。或许,民国文人们的伟大正在那里。他们身处黑暗,却创造出光明。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3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可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明白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我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我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此刻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述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终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一样的时代需要不一样的人才,此刻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当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此刻,更应当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我所从事的学科。

推荐这本书,就如作者岳南所说的这样,期望你们能在这套书中读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张扬的那种”历史温情。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4

读罢《南渡北归》,掩卷而思,心境久久不能平静。大师们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倾倒众生的人格魅力,光辉深邃的文化造诣,起伏多舛的命运转折,无不让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难以释怀!在缅怀心目中那些难以企及的大师的时候,更应当思考是怎样的一片文化沃土才能在同一时期产生如此耀眼的群星。大师,是人类永远的文化财富。然而,从抗战胜利到此刻,中国几乎没有走出几位大师,与彼时的大师云集相比,不仅仅是相形见绌,甚至能够说是有云泥之别。我们需要透过历史的娴云,从已经远去的大师的背影中寻找大师成长的渊源。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读书人的精神状态。抗日战争与文_大革命对于知识界是两个艰难的历史时期。在抗战八年中,无论是几近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还是在水田里捉青蛙的童第周,抑或月下讲“红楼”的刘文典,都在日机轰炸、物价飞涨的艰苦环境下,不仅仅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还在自我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文_大革命后的知识分子,又是什么样貌呢?陈丹青对197_年“文_”后第一次文代会的描述是这样的:“报纸上许多久违的老脸出现了:胡风、聂绀弩、丁玲、萧军……一个个都是劫后余生。我看见什么呢?看见他们的模样无一例外地坍塌了,被扭曲了……”这些文学艺术界翘楚的面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是萎靡的。

自古以来,即使文人相轻,但每一个文人心中都有强大的精神与风骨。古代是出将入相、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激励他们十年寒窗苦读;而近代,则包含着爱国情怀、对西方列强的不满、对民族崛起的期望,以及对完美生活的强烈向往,这种复杂的情感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抗日战争中,日寇的铁蹄使国家山河破碎,虽然知识分子亲友离散、生活窘困,但所有这些在给予他们打击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他们的精神,激起了他们的斗志——这是抗战时期中国科学界非但没有崩溃,反而越挫越勇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文_”中“杀人诛心”式的批判不仅仅伤害了知识分子的肉体,更重挫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风骨,这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痛击直接导致了精神的“坍塌”和“扭曲”。缺少了学术自由和兼容并包的精神的学术界,无法孕育出独当一面的大师,实在是一件太正常可是的事情。

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是制约大师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从封建社会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文_大革命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再到改革开放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短短几十年中人们对知识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1977年恢复高考,这无疑是重新确立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从中国人口现状和文化传统来看,高考和其所代表的应试教育既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又问题重重。一方面高考制度给了所有人一个奋斗目标,提高了受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另一方面,高考指挥棒导致了唯高考马首是瞻,又极大地限制了全民的创新本事,直接导致在全民受教育度、平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景下,却鲜有居于金字塔顶端的大师的出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文盲在国民中所占比例很大,阶级差距则更大——文盲的后代往往世代文盲,知识分子的后代往往世代知识分子——这个看似十分不协调的体制却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一代大师群体。陈寅恪们大多生于书香门第,一方面自小理解传承至今并不断发展的中国古典文化,一方面学习先进创新的近现代西方科学。自晚清开始,西学东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彼此交融的教育体系一向持续,到此时方完成了质的飞跃,而这个飞跃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大师的出现,从而实现了文化界的繁荣盛景。而今日呢?我们最为缺乏的正是传承和耐心。在这种

急功近利的状态下,文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积淀,在这种丢掉了“百年树人”教育真谛的浮躁中,又如何能产生大师呢!

急功近利的风气同样表此刻学术环境中。从北京大学教授的“门修斯(孟子Mencius)”,到同济大学教授的“昆仑(毛泽东/《念奴娇·昆仑》)”,再到清华大学教授的“常凯申(蒋介石Chiang-Kai-shek)”,更不用说还有著名的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对“卧槽泥马”在《解放日报》上的官方“专家解答”和北大教授的“40岁时没有4000万别说是我学生”的论调,无不使“高等学府”这座“象牙塔”散发出与之不符的肤浅、浮躁和铜臭味。反观抗战八年,偏安于西南边陲简陋学校中的师生们同吃同住,虽然食不果腹,但凝聚力极强;虽然文人相轻,却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虽然学派林立,但也能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原则。八年抗战的艰苦生活虽然给他们的身体与精神都造成了极大的苦难,但他们对知识心无旁骛的专注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却是目前很多高校所无法比肩的。

纸上谈兵无益于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时至今日,颠倒是非的风波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摒弃那些只知媚上欺下的伪专家,真正秉承“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学术思想和“大胆假设、细心求证”的学术态度,重新确立学人的信念与目标,那么,再一次的文化繁荣也许就会在几代人中出现。

中国不是“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而是“大师远去,暂无大师”。

文章从读书人萎靡的精神状态、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两个方面,剖析了“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的社会、文化成因,试图透过历史的烟云,探寻大师成长的精神足迹,呼唤文人强大的精神风骨。文末“大师远去,暂无大师”,警醒、激越,显示了年青的一代的梦想主义的价值追求。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5

其实《南渡北归》有三本书,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别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傅斯年、胡适、陈寅恪、李济、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童第周、董作宾、郭沫若、王国维等国之大师,为祖国而奔走,为民族崛起而奋发。想当年,他们也曾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精力充沛的想要在各自的领域开创一番事业可在人生最该得意的时刻,却遭受日军侵华带来的国破家亡的痛苦,万里迁徙,在西南一隅忍受贫困疾病,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血脉。抗战胜利后,本该欢天喜地继续自己的事业,怎奈又逢国共内战。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在他们一生中,遭受了很多的艰难困苦,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折磨下,依然能够勤于治学,并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做出如此辉煌的成绩,不得不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有时为大师的趣事儿逗乐,王国维担任清华四大导师前特意跑到溥仪那里请示。有时为大师的决绝震撼,“思想如不自由,毋宁死耳”的王国维毅然地投湖自尽。童第周的形象也鲜活了起来,他不再只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还是在田垄边卷起裤管和妻子一起捉青蛙的李庄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那些在李庄生活的知识分子开心的走向街头的描述也令人为之深深感动。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甲骨文的发掘与识别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那些大师们不仅仅只是名字印在脑海里了,他们事无巨细的生活呈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一些可能被我们误解的历史在这里也被澄清。

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绪万千,却发现写读后感时却无从下手,内容太多,自己功力有限,不知如何讲起,如何总结,说一些感悟吧。我看南渡时是最激情的,虽然战火纷飞,但每个人都是激情四射,眼中充满光芒的,他们为国家保留文明的火种。北归是有些伤感,离别是极度伤感。南渡、北归、离别,人生也就几十载,折腾着、折腾着,人老,发白,曲终人散。也可以说这是一本带有情绪的中国近现代史,三本书看完除了对大师们有了比较形象地理解外,也对真实的历史有了一定的思考。人是活的,思想是自由的,而所有记载下来的东西都变成了死的,固化的,一味地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所有记载下来的书都对我们有所指导,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与审美。

《阿甘正传》里说: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情感语录、红楼梦阅读心得、拜年、朗读者个人观后感、小王子、伤感、个性句子、劳动、电影、高中生、运动会、优美、文艺句子、